第六十三章疯狂买人的布莱克本(2/2)
英超成为了世界足坛的新热点,很多球员开始扯上关系。不过,在英伦三岛的那个夏天,布莱克本队才是真正的球坛焦点,他们的老板财大气粗地打开了支票簿。
在赛季开始之前,弗格森还看中了一些前锋,报纸上传得最热的是诺维奇的萨顿,记者们说曼联已经向诺维奇报价。
不过最终萨顿并没有到来,弗格森看中的目标又一次被布莱克本主帅达格利什下手抢走。
但弗格森没有向当年达格利什抢走罗伊-基恩那样愤怒,在报纸上开火怒喷达格利什。弗格森表现的很低调。
为什么曼联在转会市场如此安静一来是因为弗格森对于卫冕冠军的曼联阵容是很满意的,大多数球员都在当打之年,很多位置都可以形成水平相当的二人转,并且,很多球员都可以打不同的位置,曼联的大军并没有缺兵少将的问题。
二来是因为弗格森的青训计划已经快到了成熟的阶段,青年队的那些天才们展现出来的实力,并不逊色于一线队的球员,弗格森决定将更多的机会留给这些“弗格森的孩子”。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布莱克本这样的球队在抢人方面和曼联展开竞争。
那个夏天,火热的英超开始吸引更多的国外大牌球星加盟。来自德国的世界冠军球员克林斯曼就在这个夏天加盟热刺,德国前锋声名赫赫,他的加盟让整个英超联赛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也进一步扩展了英超球队引进全世界优秀球员的渠道。
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英超吸引力开始发挥作用的标志,英超正在成为更好的联赛。
布莱克本队成为了夏天的新闻焦点。与曼联在上个赛季争夺冠军最终才功亏一篑的布莱克本在这个夏天继续大洒金钱。上赛季收购阿兰-希勒让布莱克本尝到了甜头,于是在夏天他们再一次展现金钱魔力,并且再一次从曼联嘴边挖角成功,以新纪录的500万镑从诺维奇城购入年仅21岁的前锋萨顿(chris sutton)。
萨顿本来已经和曼联在谈个人待遇,但是沃克却向诺维奇和球员本人提出了难以拒绝的报价。
事实上,“没有什么比金钱更有魔力”——这一句话也适用于萨顿。布莱克本的前锋现在组成了“双s”组合,记者们又将萨顿与阿兰-希勒的黄金搭档合称为“sas”。算上其他位置的大手笔,布莱克本的大老板沃克简直可以说为了英超冠军而不顾一切,疯狂花钱买人而打造的金元阵容,简直可以说是亮瞎了其他球队和球探的眼睛。
这样的套路是不是很熟悉是的,金钱的威力是可以堆积出一套强大阵容的。以后,我们还会在切尔西、曼城这样的球队一再看到这样的情形。
看看布莱克本队的明星阵容吧,他们也是442的阵型,门将蒂姆-弗洛尔斯是英格兰国家队主力门将大卫-希曼的替补,实力有目共睹;后卫线上也是一水的大牌:左后卫是格雷厄姆-勒索斯,当时英格兰国家队主力左边后卫、中后卫是科林-亨德利和亨宁博格,前者时任苏格兰国家队队长,博格则是挪威国家队的主力后卫,这也是从弗格森挖走的优秀后卫之一。
右后卫是杰夫-肯纳,当时的爱尔兰国家队后卫。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布莱克本的这一条后防线,已经是联赛中非常强悍的组合,是一条非常有硬度、非常稳固的防线。
布莱克本的左中场是杰森-威尔考克斯,曾经是英格兰国脚,中路两个攻击型中场马克-阿特金斯和蒂姆-舍伍德轮番上阵,两人虽然名气不大,但是实力也是很不错的,舍伍德还是当时布莱克本的队长,也入选了英格兰国家队,是中场的一名硬汉。
另外,还有防守型中场是罗伊-基恩和大卫-巴蒂。大卫-巴蒂是英格兰国家队长期的中场工兵,不过上个赛季他因长期受伤,只参加了最后6场比赛,位置由罗伊-基恩代替。
右中场则是英格兰国脚斯图尔特-李普利。布莱克本队的中场风格非常接近,那就是防守强悍,中长程传球准确,是高空轰炸的最佳弹药提供者。
前锋组合更是大名鼎鼎,萨顿顶着夏季最贵的名头加盟,他和上个赛季加盟的巨星阿兰-希勒将组成高空双塔和强力双煞。
除了这两个厉害人物,迈克-纽威尔和凯文-加拉赫是两个锋线替补,他们虽然声名不响亮,但是也具备了很不错的实力。
就这样,布莱克本迅速地完成了一支超级强队的组装,尽管球队里面新加盟的球员不少,配合和默契可能会有点问题,但是关键是这些都属于英超最好的球员,他们个人的能力如此出色,足可以帮助球队在以战养战的模式下迅速强大起来。
毫无疑问,布莱克本俱乐部的大老板沃克为这一支球队投入了无数金钱,他们是全联盟最舍得花钱的球队。“我相信,金钱一定可以带来成就,我觉得我们的球队成员完全是冠军级别的。”沃克对新赛季的展望时,信心满满。
布莱克本的主帅达格利什也做好了全部准备,他也想将那个联赛最大的敌人拉下马来,好重复自己当年在联赛中的赫赫声名。
这不仅仅是对奖杯的渴望,不仅仅是对荣誉的追求,联赛桂冠对于沃克和达格利什来说,已经成为了最疯狂、最刺激的动力。
而从沃克疯狂投资布莱克本的案例可以知道,英超变成吸金池的趋势已经很明显,英超成为“金元联赛”的名号其实早在90年代初就开始叫响。
晚间的bbc体育新闻,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在英超,花钱能不能买得了冠军
这个话题受到了球迷热烈的讨论,实际上这个问题的最好答案应该是这样的,“花钱不一定必然能够直接买来冠军,但是很有可能,真的很有可能。”
在英超,甚至在英甲,这样的例子其实不少。前有利兹联队在1991年的大手笔“买来”了一个英甲冠军,后来又有布莱克本疯狂投钱买人准备堆砌了一个英超冠军。
在弗格森的曼联统治英超的时候,其他强队更是需要付出更多的真金白银,更疯狂地花钱才有可能夺得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