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拜师四目道长 > 第三百三十二章 元神天劫

第三百三十二章 元神天劫(2/2)

目录

“元神天劫分雷劫和火劫,各有九道。”

“哪仙劫呢”

“十八道雷劫,十八道火劫,以及心魔劫!一共是三十七道。其中心魔劫最难度,能过者百中无一。”

“百中无一!乖乖,这也太难了,怪不得这么多年修行界中都没有人成仙。”

邱龙子扬手狠狠拍在青年后脑勺。

“你给我好好修炼,少想这些有的没的,你小子现在连元婴天劫还没渡呢。”

青年疼的一咧嘴。

“师父,这么多人看着呢,您老人家好歹给我留点面子。”

“狗屁面子,给我好好看着。观摩元神天劫的机会,百年内都不一定有一次。”

看师父脸色不对,青年不敢再多说,连忙朝半空看去。

说话的功夫,半空中的蛟龙已经连续度过了五波雷劫和火劫。

第六道劫雷的规模,已经达到十二丈。

淡紫色的劫雷,从空中打落,仿佛雷神手中的巨刀,威力无匹。

“吼…!”

伴随着震耳欲聋的龙吼,一颗脸盆大小的蛟珠,从蛟龙嘴里喷薄而出。

“水幕天华!”

龙吼震天,围绕蛟身的白色云气,在蛟珠加持下,化为一层蓝色的水罩,眨眼间把巨蛟笼罩在内。

“轰隆…!”

雷霆打落,水罩剧烈震荡起来。

刚刚扛过劫雷,炙热无滔的金红色烈焰,瞬间包围上来。

水波荡漾,在烈焰灼烧下,快速消退,不过好歹削弱了第六道火劫的威力,剩下的,凭借肉身扛了过去。

扛过了这波后,巨蛟身上十几块鳞片脱落下来。

赤红色的蛟血滴落,坠落湖上,仿佛一块烙铁落入水中,顷刻间大片白雾飞起。

元婴圆满的修士血液已经非同凡血,即便不修炼武道,也一样炙热无滔,凝如钢铁。

一颗白色的丹丸飞入巨蛟口中,它身上的气息又强盛起来。

“阿弥陀佛,敖玉危矣。”

身披黄色袈裟,容颜苍老的寿眉老僧,低声叹道。

“师叔,服下丹药后,敖玉的法力起码恢复了八成,而且他虽然受伤,却也只是轻伤而已,为何师叔断定它陷入险境”

老僧身后一个年过半百的和尚问道。

“敖玉的‘水幕天华’,乃是它最强的水系防护之术,配合本命蛟珠施展,威力绝大。现如今不过第六道劫雷,便用上此术,可见它已黔驴技穷,后面三道劫雷,难了!”

“轰隆…!”

仿佛为了迎合老僧的话,第七道十五丈大小的雷霆打落下来。

浩荡的雷劫,跟巨蛟凭借蛟珠施展的水幕,重重撞在一起。

仿佛雨打芭蕉,激起漫天雷光。

双方僵持片刻,水幕慢慢凋谢,残余的雷霆,瞬间打在巨蛟宽厚的脊背。

电花飞舞,血肉伴着鳞片,以及满是疼痛的巨吼,坠落下来。

顷刻间,又是漫天大火来烧。

巨蛟痛吼着,从天空俯冲而下,仿佛陨石坠地,掀起漫天的水花,直入老龙湾。

不过天劫雷火可不是凡水可灭,任它如何挣扎,都难以摆脱。

“父王!”

看着水中挣扎着,痛吼连连的‘火蛟’。

敖林看在眼中,脸上泛起不忍之色。

虽然它想继承夏江龙王之位,但如果父亲可以渡过元神天劫的话,他情愿放弃这个位子。

比起龙王之位,有着元神级大修士支撑的夏江,影响力将迈出夏江省,成为大永朝顶尖大势力,与悬镜司、龙江水族、黑心魔教、昆仑派、白马寺等大势力鼎足而立。

到时,他可以依托夏江水族,在修行之路上走得更远。

相比他,旁边敖休眼神中却透着痛恨。

“老不死,现在你终于快死了。凭什么不把王位传给我明明我修为比敖林那个小白脸更强,血统比他更纯正,你却视而不见!!”

“…哈哈,你看着吧。等你死了,夏江水族的王位还是我的。”

站在他侧后方的黑袍人,感受到敖休散发出来的戾气,看看水中火焰逐渐熄灭,鳞片开裂,血迹斑斑,已经半残的巨蛟,阴鸷的目光一闪而逝。

“哗啦…!”

浑身凄惨的巨蛟从江中浮起,虽然吞服丹药后,实力恢复了大半,但所有人都明白。

这天劫,它过不去了!

巨蛟抬头看了眼空中弥漫的雷霆,转头看着自己的部属,最后定格在自己两个儿子身上。

“敖林,以后夏江水族就交给你了。”

伴随着苍老却疲惫的声音,光芒一闪,一根水蓝色的珊瑚杖,出现在敖林手中。

旁边敖休一见,眼中戾气陡升。

“该死的,这老家伙居然已经把象征龙王权力的‘龙神宝杖’,提前交给了他。”

敖林手持权杖,单膝跪地。

“父王放心,儿臣必定继承您的意志,管理好夏江水族。”

欣慰的点了点头后,目光转向旁边。

“龟丞相,以后还请你能辅佐敖林,管理好夏江水族。”

原本两不相帮,面带龟像的矮胖老者点了点头,抱拳为礼。

“龙王放心,龟十二必定尽心竭力辅佐新龙王。”

这时候,敖休终于等不下去了。

敖玉这时候当着所有夏江水族高层的面,把龙王之位传给敖林,明显是想造成既定事实。不给他暗中谋划的机会。

这也破坏了敖休原本计划的,等到敖玉被天劫劈死。回到夏江龙宫再找机会夺回龙王之位的计划。

一直关注这里的徐君明看到敖休神色变化,不由摇了摇头。

“这夏江老蛟实在不是什么出色的统治者。既然知道夏江水族有二子相争的局面,还不早早谋划。而且过于恋权,到死了才想着确定敖林的王位。真是取祸之道。”

书页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