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青春 > 红旗 > 第一百九十一章 中国国家经济研究中心

第一百九十一章 中国国家经济研究中心(1/2)

目录

乘坐亚洲商务航空公司安排的专机抵达首都国际机场后,杨少宗夫妇一下飞机就迎来了海啸般热烈的欢呼,此时的杨少宗不仅是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为国争光了,还是亚洲金融危机的终结者,香港金融大战的保护神。

整个国际社会和东南亚那么多国家都不是国际炒家的对手,杨少宗一出手,全部铩羽而归,损失惨重。

彻彻底底的为国争光了。

你现在在国内打开任何一份报纸,任何一个网页,全部都是讴歌杨少宗如何伟大,如何坚决,如何英勇无畏,不畏强敌,智勇双全,忠义无双,仁德济世,外国人随便称赞几句,国内媒体就引用过来继续夸大一番,好像全世界都佩服杨少宗的五体投地。

真的很夸张,中央电视台专门制作了一个关于杨少宗的六集纪录片,黄金时间段播出,把杨少宗14岁就参加集体劳动的照片都挖了出来,所有人都挖了出来,幼儿园的老师都不放过,铺天盖地,这都已经将杨少宗塑造成一个伟人了。

总之,杨少宗太牛了,世界上最厉害的经济学家和企业家,全世界公认的,他最厉害了,他是中国人的代表人物,精英中的精英,而且人家小时候是孤儿,爷爷死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尸骨还在朝鲜呢,父母是牺牲在旗山水库的大建设中,为了救人而死的。

人家多感恩戴德,毕竟是旗山人养大的,一口气将旗山建设成了国际艺术之都和中国的小金融城,在他的带领下,旗州市的人均收入已经是韩国标准了,可以算是踏入发达国家的水平了。

人家下海经商搞经济建设,五年时间就是亚洲首富了,一句话,一挥手,一个英勇的决策就将外国投机倒把阶层都打垮了。

人家赚钱了,捐出一半家产做慈善,做教育,每年能捐出十几个亿用于希望工程,中国教育有希望了。

就算捐出一半家产,人家还是亚洲首富!

太牛了。

你不佩服不行啊。

太火了,这不是人的境界,这是史上最牛逼中国人的境界!

杨少宗从机舱里走出来,迎面看到的是几万名首都人民的浩大欢迎阵势,五颜六色的鲜花就像是海潮一般的涌动着,挥舞着。

我靠了。

国务院的容总理亲自带队迎接,吴副总理和副主席也都在列,都站在最中央的位置等着他去握手呢!

这个阵容基本就是欢迎英国首相和女王也足够气派了吧

说真的,杨少宗这一刻都有点脚底发软的感觉,因为自己还蛮心虚的,得,硬着头皮上了,他就只能带着萧薇和胡祖铭、陶大东几个人一起下飞机,上前接受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近和欢迎。

容总理是真的很高兴的,发自肺腑的高兴,因为杨少宗确实是干了一件好事,保住了香港联系汇率,对国家而言是真正有功的。

毕竟也是老领导了,杨少宗能有这样的成绩,容总理很高兴。

和杨少宗一握手,容总理就很高兴的笑道:“欢迎回来,这就最好了,以后说话就硬气了嘛!”

他说的是实话,现在是推动中国国有资产第二次改革,走向国家资本主义的最为关键的时刻,光靠中央力推也是很艰难的,必须还要有社会舆论的整体性支持,而社会舆论就看杨少宗了。

杨少宗笑着,心里明白容总理的意思。

首都机场的欢迎阵势绝对算是小的,杨少宗起初还不知道,从机场一出去,外面完全是人山人海,黑压压的都是围观群众,就是四大天王集体到首都也没有这么疯狂的待遇,机场外面的那些出租车上都沾满了人,不知道多少人拿着照相机拍个不停,记者们就真的辛苦了,一路跟着杨少宗跑啊跑啊,连问个话的机会都没有。

从首都机场乘车去首都国宾馆,这一次,他被直接安排住在首都国宾馆,在那里会有一场国宴招待,中国经济学界几乎所有重量级的学者专家都到了,五大国家资产管理公司的董事长,中央发改委、外贸委、央行、工商联、企业家协会的重量级人物也都到齐了。

首先是国家主席的亲切接见和会晤,大概要谈半个小时,汪主席要问的一些话题,昨天下午就送到了香港,国务院办公厅希望杨少宗是做好充分的准备回答,因为都是和国家经济政策有关的重要议题。

会谈之后就会召开国宴,届时,吴副总理要代表国务院和中央财经政策委员会讲几句话,杨少宗后面要准备二十分钟左右的汇报,事先已经通知的很清楚,不一定是汇报,自由发言,谈一谈国际和国内未来经济发展形势的话题就再好不过了。

这一次请你回来不仅是要表彰你,也是希望你来指导一下工作。

到了首都国宾馆,杨少宗就见到了汪主席,虽然不是第一见面,可此前的几次都是集体性的工作会议,主席高高在上,他只是一个正处级的小公务员。

这一次不同,汪主席单独接见他和中旗公司的一些高管,特别是参与了香港金融狙击战的这些国家功臣。

接见之后,汪主席就在国宾馆继续给出二十分钟的会晤时间,亲切交谈一下,中央领导和中旗这方面的几位高管都在列,华康盛和阚治东也是匆匆忙忙过来在首都等着杨少宗,一起凑个热闹,在中央领导出现的画面里露个脸。

准许入场的媒体只有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财经日报》的记者,虽然只有三家单位,每家单位都很惯例的派出一大队阵容,搞出几十家媒体在场的声势来——这个真是惯例,杨少宗都已经习惯了,往常连《中央财经日报》都不会有这个机会。

正式坐下来,汪主席就和杨少宗很亲切的笑谈道:“你们中旗这一次做的非常好,保住了香港,也就是保住了我们的南大门,你们发挥的作用不亚于中国的一艘航空母舰,特别是你,能够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这就足以说明你在国际经济学界都是最高水平的大师,年纪很轻,能有这样的成就是非常不简单的,也是我们中国人和中国经济学界的骄傲。”

这个话说的,杨少宗都不知道怎么说。

他不能说我是讨巧沾光,这多打脸啊。

杨少宗只能硬着头皮的点着头,道:“多谢主席夸奖,我觉得我们做的还不够,在我精力还是最旺盛的阶段,我仍然要继续在国内经济发展政策和研究上多下一些功夫,争取能够为国家出谋划策!”

汪主席……怎么说呢,他离杨少宗是非常遥远的一个世界,在他看来,杨少宗确实是蛮优秀的人才,中国现在也确实缺乏这样的人才。

汪主席有他自己的一个世界观和逻辑思维习惯,他还是很高兴的称赞着,又道:“我听容总理说,你是我们国内国营企业第一次改革和第二次改革的主要推动者,也是国有经济转型方面最好的专家,而且承担着很重要的课题研究任务,这很重要,但我相信肯定能做好这些工作,能够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做出非常高的贡献。”

……

前面的很多话确实就是这么回事,都没有去切入正题,谈了大约几分钟,汪主席才让杨少宗替他仔细分析一下金融危机主要的诞生原因和整个过程,特别是对中国有什么特殊的影响。

在这个方面,杨少宗实际上已经谈论的很多,其他专家和汪主席做的汇报也肯定是非常多的。

机会总之还是很难得的,机会也是需要自己去把握的。

杨少宗昨天下午拿到几个可能要问的问题清单后,就专门抽出时间进行材料整理。

面对着第一个专业性的问题,杨少宗还是稍加思量,这才和汪主席回答道:“其实有很多问题是我们没有对外界说的,也不能说。亚洲金融危机从根本上来说,这是一种经济歧视的问题,表面上,欧美主要机构对亚洲这些年取得的成绩是称赞的,实际上,他们是不认同的,不喜欢的,不高兴的,这还是一种从二战之前就延续下来的欧美中心论问题。我个人认为这是一种意识形态经济的竞争,意识形态的范畴很大,包括地区、人种、历史、国家政治制度、民族等等各个方面,我们中国人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其实欧美人也有这样的浅层的整体社会意识。我们去谈亚洲金融危机,实际上,亚洲金融危机的源头还是经济泡沫,而经济泡沫的源头实际上是欧美政府行政干预的结果。我们可以更简单的说,美国政府通过打击经济,实际上就打击了整个亚洲经济,只是这个打击的后果被亚洲国家用错误的经济政策给掩盖了,然后集中在这个已经不能再掩盖下去的阶段爆发了。亚洲金融危机结束后,我认为中国大概会有黄金十年的发展期,如果按照这个gd发展下去,十年后,我们的gd就有可能超过,哪个时候,我们将会遭遇到更为庞大的经济政治,甚至是军事方面的压力,因为在美国政府看来,那个时候的中国就太危险,有可能挑战他的世界霸主地位。现在是一个核武时代,大家都不敢轻易开战,但是,这不代表美国政府和美国社会动用金融战争的手段攻击我们,战争有政府层面的因素,更大的还是来自于社会层面的因素,现代社会的进步之处就在于不用依靠军队和政府,我们也可以攻击一个国家,让这个国家千疮百孔。比如说我们中旗投行,我们在5月份的时候就直接通过金融杠杆将印尼盾的汇率暴跌30%,整个国家财富蒸发掉30%,超过二十多家银行破产,超过两千万人走向失业,我个人觉得这比正常的军事战争带来的毁灭因素还要大一些,而且,我们打完印尼之后还从印尼央行和整个社会卷走了数十亿美金的收获。”

杨少宗一口气说的东西非常多,但他将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带给了中央政府,那就是战争已经转变了新的形势,一种新的竞争来了。

汪主席沉默了很长时间,对于杨少宗的直率也显得有些惊讶,过了片刻才赞同道:“对,你说的非常对,你的分析也是最为深刻的,不愧是我们国内最高明的经济学家。”

杨少宗是不会错过这种机会的,他继续说道:“所以我就一直坚持两个建议,第一,我们一定要综合发展,平衡发展,必须将地产业的井喷趋势压制住,让社会资本自由的流向新科技领域和其他基础建设领域,要吸引民间资本介入军事科技的研究,要在黄金十年里实现军事、经济、政治、教育、科技、医疗和社会保障的全面平衡发展,不要迷信gd。gd慢一点没有关系,每年7%就很不错了,但我们一定要保证这7%是非常有质量的,是来源于科技的,高水平的,我相信地产业贡献3%的gd增长,远远不如机床产业贡献1%gd增长的效果好。第二,我继续坚持关于推动国家资本结构从垄断主义向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我们以前说要学苏联,苏联垮了,我们说要学,也垮了,现在又说要学美国。学美国很对,可是,美国和我们差别太大,硬学是学不了的,我们真正应该学习的是新加坡,新加坡和我们在各个方面都是最为相像的,也是我们最容易仿效的参照目标,如果我们的政治能像新加坡一样清廉,资本运营效率能达到新加坡的水平,如果我们十年后等同是100个新加坡加起来的威力,我觉得我们在黄金十年中的改革就是成功的,即便美国政府和社会届时想要压迫我们就范,想让我们继续和一样垮掉,我觉得美国人能够成功的概率也微乎其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