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重生 第九十九章 松下 南矿(1/2)
田御翔在‘天工’待了三个年头,如今身为‘天工’对外联络部总监,自然知道秦非,只是对于这个理念上比留过日的自己还要超前的小老板,田御翔一贯是满怀‘敬畏’!
比如对于秦非执着于进门要敲门,开会要准点,分工要明确等等“规矩”,田御翔本身是很赞成的,尽管他本人由于国内并没有这样的氛围,常常也做不到。但是,相较很多拥有自己企业文化的跨国大企业,‘紫禁城’的规矩是很有“大公司范儿”的!
“恩,松下那边有回馈了!”
秦非并没有太多例外,松下1978年就开始向中国出售商品,随后在中国的发展也是遵循了技术转让,合资公司到独资公司的过程。显然,对于技术的转让,松下并不是完全不可商量。而且,秦非也并不是空手去的。
前面说过“天工”耗费了秦非这三年来一多半的收入,紫禁城三年生产了将近十万台收音机,由于采用了流水线的生产和倒班制度,紫禁城的效率几乎是国营厂的三到四倍之多。所以单以时薪来算,紫禁城的工人并不比国营单位员工高。
但是“做得多拿得多”的原则,让大家的工资总量却是看起来“煊赫”得多。
当然,松下固然在进入中国的过程中很守“规矩”,但是显然,谁如果真相信它的宗旨里说的,为世界做贡献,那就有些天真的,商人逐利,何况还是站在商人金字塔尖的跨国公司。
秦非之所以对松下的回馈这样肯定,原因只是他有足够的底气,田御翔和秦非并不是空手去找松下的。田御翔是带着“天工”的一项成果去的。而松下也曾经找上紫禁城,但是紫禁城作为秦非敛财的一个工具,加之劳动密集型企业,在很多的方面可以让决策者投鼠忌器,所以并不打算接纳国外品牌的代工。两者第一次的接触,并不成功。
所以,第二次的接触,彼此都会非常的努力,尽管数量级上两者算不上相提并论。
松下一兆日元以上的销售值是秦非难以望其项背的。
“他们怎么说”秦非皱皱眉头,俞海钦被他“赶”出去做事了,眼下只好自己顶上来。天知道,他来深圳只是来“度假”的!
“索尼的n销量已经有好几千万了,天工在器件集成上的突破,他们当然拒绝不了,不过,他们对于我们的话,似乎有些不信!过两天会有人过来协商这件事情。”
田御翔看了看秦非,他不是技术人员,但是却也知道天工这种成立不过三年的研究院能够做出某些技术突破,甚至超越了松下这种公司,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情。而这一切,据说,全都源于老板和唐院长的一次深谈。
天工研究院,如今拥有六十多名专业人员,秦非招徕人才的力度之大简直骇人听闻,然而事实上,秦非需要一帮能够将他的想法和知识形成产品的人员,这当然是越强大越好,甚至秦非完全不必要去衡量成本,因为他给他们方向,给他们的技术描述。就好像你要去一个地方,我跟你说了他的地点,你再通过各种方法去到达就比没头苍蝇显然要高效很多。
其实研发的投入,有绝大部分都是在走弯路上!
秦非点点头,“行,不过,田哥,这个事情通过天工操作就好,紫禁城要尽可能的和其他部分割离,包括天下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