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京城小吃十三绝-1】(2/2)
烟袋斜街两侧建筑朴素典雅,明清传统风格夺人眼目,前店后居的形式呈现出深厚的市井风情和浓郁的老北(bj)京特色。
仿佛是一条时空隧道,走进其中,就能看到衣着时尚鲜亮的游人,呈着不同的肤色,用着各样的语言,寻觅着各式带有深刻时代印痕的玩物抑或饰品,忽然有了一种让人不知道身处何处、世在何时的感觉,烟袋斜街上还有很多四合院和三合院,不但是北(bj)京一条古老的商业街,同时也是古老的文化街。
烟袋斜街的店铺,也不例外,和南锣鼓巷、798等很类似,都是藏饰、披肩、文化衫、火柴盒、北(bj)京小吃、各种小玩意。
来这里,除了淘一些颇有特色的玩意儿,品尝地道的京城小吃外,更是体验一种文化,一种即将失去的文化。
越来越现代化的北(bj)京,古都已经少了几分古都的痕迹,四九城已经不是当年的那个四九城了……有遗憾,有唏嘘,但历史的潮流滚滚向前,谁也阻挡不住,就好像胡同虽然很有旧时的风味,但住里面的感觉……呵呵……却不一定是大多数人喜欢的!
老北(bj)京小吃十三绝有:驴打滚、艾窝窝、糖卷果、姜丝排叉、糖耳朵、面茶、馓子麻花、萨其玛、焦圈、糖火烧、豌豆黄、豆馅烧饼,奶油炸糕等十三种,口味与众不同,各有特色,成为北(bj)京小吃的亮点。
驴打滚又称豆面糕,是北(bj)京和天(tj)津卫小吃中的古老品种之一,相传是慈禧太后和香妃的最喜欢吃的甜点之一,成品黄、白、红三色分明,煞是好看。
豆面糕以黄豆面为其主要原料,故称豆面糕,但为什么又称“驴打滚”呢?其实,这只是一种形象比喻,因为最后制作工序中撒上的黄豆面,犹如老北(bj)京郊外野驴撒欢打滚时扬起的阵阵黄土,因此而得名“驴打滚”。
“驴打滚”的原料有大黄米面、黄豆面、澄沙、白糖、香油、桂花、青红丝和瓜仁等,用料较为丰富,而且它的制作分为制坯、和馅、成型等三道工序,一块正宗地道的“驴打滚”出炉,真的需要耗费很多的心思以及师傅精湛的手艺。
做好的“驴打滚”外层粘满豆面,呈金黄色,豆香馅甜,入口绵软,别具风味。豆馅入口即化,香甜入心,黄豆面入嘴后可以不嚼,细细品尝为最佳,是老少皆宜的传统风味小吃。
艾窝窝是北(bj)京一款用糯米制作的清真风味小吃,其特点是色泽雪白,形如于笑状,质地粘软,口味香甜。不仅北(bj)京当地人喜欢这款小吃,就是进京的外地人也常常要品味下这款闻名全国的清真小吃。
每年农历春节前后,bj的小吃店都要上这个品种,一直卖到夏末秋初,所以艾窝窝也属春秋品种,不过,现在一年四季都有供应了。
明万历年间内监刘若愚在《酌中志》中说:“以糯米夹芝麻为凉糕,丸而馅之为窝窝,即古之‘不落夹’是也。”艾窝窝从明朝一直传到现在,历史久远,朝代会更迭,但美食却一代代地流传了下来。
艾窝窝是用糯米洗净浸泡,尔后入笼屉蒸熟,晾凉后揉匀,揪成小剂,摁成圆皮,包上桃仁、芝麻仁、瓜子仁、青梅、金糕、白糖,拌和成馅,蒸煮而成,《燕都小食品杂咏》中说:“白粉江米入蒸锅,什锦馅儿粉面挫。浑似汤圆不待煮,清真唤作爱窝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