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92 受战争后遗症伤害的战争英雄(2/2)
精神有问题
给你一根鸡腿,再给你一个白面馒头,保准什么问题都没了。
这就是当年的人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且说,抗日战争多惨烈啊,小日本子多没有人性啊。
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打得也很艰难,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多少先烈血啊。
古往今来,历次战争,打得都不容易。死人的事情,怎么可能不惨烈。
不过,当时,还不死活的活,死的死,疯掉的疯掉了。
打越战的那些兵,心理工作并非没有做。
只不过当时的那种条件,做与不做,恐怕都起不到什么实质性的作用。
医生的嘱托无非是适当减少一些军事训练、吃点好的喝点好的、不要把自己封闭起来,多和战友朋友交流、开展一些军民联谊活动。
这些嘱托一点毛病都没有,实践起来,或许对一部分人能够产生帮助,但总有一些人......
王亮太理解黄红林了,当年,这个问题,真的是被忽略掉了。
当时的人,真的是没有这种意识啊,但绝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心理问题是个什么样的概念。
这些年,王亮跟不少越战老兵交流过,很多老兵讲当时上了战场很害怕,血腥的场面给他们留下了很深的阴影。
但部队拉回来之后,好吃好喝的伺候着,还有好玩的,他们很快就有意识地把在战场上那些不好的经历都忘掉了。
后来,他们那些战斗在一线的兵尤其是和越军打过接触作战的那部分,没有被带回驻地,而是拉到了一个疗养所,待了将近一个多月的光景。
在疗养所,每天都有安排,当然,并非军事训练。
踢踢球,打打牌,游游泳,听听隐约看看电影电视剧。
84年版的《楚留香新传》、85版的《济公》、83版的《射雕英雄传》
每周,干部们还会组织战士们编排一些节目,日子过得还算充实快乐。
虽然也会想牺牲的战友,但心里没有那么难受了,不那么堵了。
一部分人的战争后遗症在早期就被遏制住了,但总有像黄红林这样的‘漏网之鱼’。
在王亮面前,黄红林敞开了心扉,继续讲起了那些尘封多年的往事:“第二年,我就申请了退伍。当时如果留在部队继续干,一定是可以提干的,但我实在是不想待在部队里了。我想着,回家,回到家自己总该不会再焦虑再暴躁再做噩梦了吧,总该能够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上来吧。”
1986年,黄红林脱掉军装退伍。
因为是战斗英雄,还有一个战时二等功,他得到了国家的安置,到老家的烟草局工作。
在家人的介绍下,他娶了老婆,而且还有了孩子。
稳定而又体面的工作,幸福而又温馨的家庭,在那个年代,多少人羡慕都来不及。
黄红林本以为自己的好日子来了,但在一次次的意外事件中,他发现自己错了。
他发现自己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军装能够脱下,军帽能够摘下,但丢在老山丢在小尖山的魂能回来吗
————————
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中总是把我们的战士塑造成为像神一样,无所不能的人。
但战争总归是残酷的,是要死人的,所以我想写一点真实的,鲜为人知的。
不管怎么样,他们都是战斗英雄。而这个战斗英雄的背后,所背负和承担的东西太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