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青春 > 开启青少年智慧的150个创意故事 > 第23章 借势造势,以小谋大 (3)

第23章 借势造势,以小谋大 (3)(1/2)

目录

许多银行听了洛维格的想法,都觉得荒唐可笑,且无信用可言。大通银行的总裁却不那么认为。他想:洛维格一文不名,也许没有什么信用可言,但是那家石油公司的信用却是可靠的。拿着他的租契去石油公司按月收钱,这自然会十分稳妥。

洛维格终于贷到了第一笔款。他买下了他所要的旧货轮,把它改成油轮,租给了石油公司。然后又利用这艘船作抵押,借了另一笔款,从而再买一艘船。

洛维格的成功与精明之处,就在于他利用那家石油公司的信用来增强自己的信用,从而成功地借到了钱。

这种情形持续了几年,每当一笔贷款付清后,他就成了这条船的主人,租金不再被银行拿走,顺顺当当进了自己的腰包。

当洛维格的事业发展到一个时期以后,他嫌这样贷款赚钱的速度太慢了,于是又构思出了更加绝妙的借贷方式。

他设计一艘油轮或其他用途的船,在还没有开工建造,尚处在图纸阶段时,他就找好一位顾主,与他签约,答应在船完工后把它租给他们。然后洛维格才拿着租船契约,到银行去贷款造船。

当他的这种贷款“发明”畅通后,他先后租借别人的码头和船坞,继而借银行的钱建造自己的船。最后他有了自己的造船公司。

就这样,洛维格靠着银行的贷款,爬上了自己事业的巅峰。

创意点评:

西方生意场上有句名言:只有傻瓜才拿自己的钱去发财。“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阿基米德的“支点”就是一种凭借。任何巨额财富的起源,建立在借贷基础上是最快捷的。就是说,要发大财先借贷、要做大事先要利用他人的力量,毕竟,“买船不如租船,租船不如借船”,借得大船,方能去远洋。

巧与对方拉关系

高某是清朝末年人,考了秀才后成为乡里的私塾先生。他对西方的文化十分欣赏,并极力将这些知识教给学生。

有一次,为了给学生建一间动植物标本保存室,他想方设法地去筹钱,村里借了,又去邻村借,邻村借了就到乡里……最后,在实在没办法的情况下,他到了城里,希望找几个老乡想想办法。

当听说有一个老乡现已有万贯家财之时,他欣喜若狂,满怀希望地前去借钱。不料这位老乡吝啬异常,一个子儿也不给就把高某给赶了出来。

高某乃清高之人,遇到这种屈辱,叫他如何受得了。不过,冷静之后,高某想到这个老乡对村里特别是学童教育还非常有用,跟他关系搞好了,以后的教育经费就好办了。

高某找来族谱,经过认真查找,他发现自己比这位老乡高了一辈,严格上来说,这位老乡应叫高某“叔”,尽管高某年龄只有42岁,而那位老乡年龄却有59岁了。

那时的亲属辈分规定非常严格,爷是爷,叔是叔,就是你比一个人大了十几岁甚至更大,但人家辈分比你高,你也得叫人家“爷”。

最后,在族谱的面前,这位老乡再也不敢如此嚣张了。在自己的长辈面前,他只有遵循那几千年来的礼教,而高某这时说什么话都响多了,最后轻松借到了所需的经费。

创意点评:

高某在这里利用血缘关系,迫使那位老乡低头,与人相处时要善于抓住别人的“七寸”,有时候不妨来点“旁门左道”,千万不要钻牛角尖,而要拓展思维,想办法找出与别人的联系所在,令其不得不为你所用。

“鬼苹果”

17世纪中叶,土豆种植还没有在法国得到推广,人们对种土豆怀有很强的戒心,甚至于将它称为“鬼苹果”。医生们非常固执地认为,这种东西对人的健康十分有害;农民也认为,种植这种东西,一定会使他们的土壤变得非常贫瘠。

后来,一位著名的农学家安瑞帕耳曼切先生,品尝到了炸土豆片以后,赞不绝口,便下决心推广土豆种植。但是,他花了很长的时间也没有能够说服自己家乡的任何人。

有一天,帕耳曼切先生有幸见到了国王,他趁机向国王要一块出了名的非常差的土地。国王问他要这样差的土地做什么用,他说:“我是用来做试验的。”帕耳曼切先生就在这块试验田里栽培了土豆。为了能够使土豆更快地进入大众的餐桌,他又使出一个小小的花招。

他又来到王宫里,向国王提出了一个请求:“尊敬的陛下!”他很诚恳地说,“我在那块土地上已经种下了‘鬼苹果’,只是为了进行试验,可还要防止别人来偷窃,万一有人吃了下去,引起不好的后果,我可担负不了这个罪名。所以,我请求国王派一支卫队去守护这些可怕的东西。”国王本来就很欣赏和信任这位大名鼎鼎的农学家,当即就答应了他的请求。

每天,全副武装的卫队站在地边看守土豆,这种异常的举动,立即引起了周围人们强烈的好奇心,大家都想知道那块土地上究竟种的是什么。白天,人们无法接近,但当夜幕降临的时候,一些胆大的就千方百计地潜入到这块地里偷窃一些土豆,然后种在自己的园子里,想看一看究竟这是什么东西。再后来,土豆的种植逐渐地蔓延开去,终于走进了千家万户,走到了大众的餐桌上。

创意点评:

这位农学家利用人们普遍具有的好奇心,巧妙地借用了“国宝才有卫队来看守”这个特定的思维定势,设计一种神秘的气氛,然后反其意而用之,明为保护看守,其实是为了吸引人们来“偷”。这一“护”一“送”之间,从而达到了推广土豆种植的实际目的。

看来借势造势中可借的东西很多,人们的好奇心也可以借,不管借什么,能够达到自己的目的才是最重要的。

就势修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