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 研制成功,家乡遭难了(2/2)
“皇甫医生想必工作非常繁忙,我就不打扰你了。”
李权没有理会那个梳着中分头的年轻男子。
而是笑着与皇甫清雪打了声招呼,擦肩而过。
这几年,与苏菲结婚后,李权变得更加低调、沉稳。
与美女打交道时,他更是刻意保持着距离。
皇甫清雪非常漂亮,而且很年轻,与李权又是旧识。他自然不能与皇甫清雪打得火热。
“李医生,你的医术那么厉害,这次把你请过来,想必一定是让你研究最重要的项目吧怪不得我一直没有看到你。”
皇甫清雪对他的热情度很高。
显然没准备立刻结束聊天。
“嘿嘿,我家老师确实给他安排了一个重要项目,让他率领惠尔医院的团队记录感染者的神经病变过程。”
年轻男子阴声怪气的笑着道。
原来戴组长是这名年轻男子的老师。
怪不得这名男子显得十分嚣张。
“啊……戴组长怎么能让李院长做这种技术含量很低的观察项目呢肯定是戴组长对你的本事还不了解,所以才会大材小用,安排给你这么个任务。等会我得找戴组长说一说,争取把你调到我们核心小组。”
皇甫清雪听说李权干的只是打杂的工作,她不由感到十分惊讶。
戴组长也真是的,这种顶尖的医学人才,不安排到最重要的工作岗位。
居然让李权打杂。
简直就是暴殄天物,浪费人才。
“谢谢皇甫医生的好意,不过我相信戴组长这么安排自有他的用意。我也没觉得带领团队观察感染者的神经病变有什么不好。再见。”
李权还真不在乎戴组长给他安排的任务是否是核心任务。
金子在哪都会发光。
相信等天明天早上,李权就会拿出一份举世震惊的医学研究成果。
丧尸病毒在全球肆虐,许多发达国家都是束手无策,经济动荡,失业率大增。同时,各类犯罪案件激增。
他们便是做梦都想要把这个丧尸病毒控制住。
……
第二天一早,李权带着团队兴冲冲的进了14号实验室。
只见培养器皿内的葡萄球菌已经获胜。
它们把丧尸病毒杀死了。
“成功了,真的成功了!”
李权等的就是这个结果。
初步实验大获成功,接下来可以考虑在病人身上做临床试验。
“大家分头整理各自的研究项目,我准备写一篇医学sci医学论文,就写消灭丧尸病毒的原理与整个过程。当然,到时候署名,在场的所有人都有份。”
李权这句话也就等于告诉所有人,他不会独占功劳。
而是把功劳均分给每一个人。
四十几人,一直忙到下午三点多,李权总算把人生中第一篇sci医学论文写出来了。
“再检查一遍,没什么问题的话,我就投稿了。”
李权让大家帮忙一起检查、修改。
这边正忙着呢,扬声器内突然传出杨娣的声音。
“各位专家,各位医学科研人员,请立刻到休息区的食堂开会。请立刻到食堂开会……”
看来这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宣布。
也不知道是好是坏
李权心中暗道,希望不要是国内出事才好。
他最担心的还是父母、妻子。
“走吧,我们先去食堂开会。看看到底是发生什么事情了”
李权带着手下的医生们赶到食堂,就看到戴组长黑着脸坐在最前排的位子上。
基地的负责人杨娣也同样坐在最前排。
他们一个个表情严肃。
“人都到齐了,会议开始!”
杨娣抬头扫视了全场一遍,然后开始发言。
“刚才我接到有关部门的紧急通知,国内有两个地方还是不可避免的爆发了丧尸病毒。一个地方是边境处。有一名感染丧尸病毒的病人从国外悄悄溜进了国内。
当时偷渡回国时并没有发病。
整个人看上去与正常人无异。
可是从国外回来后,仅隔了一个星期不到。这名偷渡回国的男子发病了。
他先是攻击了身边的亲友,而且做得很隐蔽。
直到那些亲友全部被感染,然后开始攻击其他人,这才被发现。
从种种迹象来看,那名偷渡者虽然感染了丧尸病毒,但是并没有像别的感染者一样,变成行尸走肉一般的存在。
只知道咬人。
那名偷渡者很可能保留了一部分智慧。
因为他咬人后,知道尽可能的隐蔽,不被别人发现。”
拥有智慧的丧尸病毒感染者
这可就麻烦了。
丧尸病毒之所以在国内始终控制得很好,就是因为丧尸病毒感染者只知道杀戮。很容易就被发现了。
然后会有专人立刻前去处理。
“事发区域,目前保守估计至少超过一百人被感染。暂时虽然封了城,禁止人员流通,但是阻止丧尸病毒扩散传翻,难度增加了十倍都不止。”
那片地区如果不能有效控制住,感染者将会很快突破一千,一万,十万。
到时候,将会像国外一样,滚雪球式快速增加病例。
“第二个爆发的地方,是国内一座偏僻山村。跳马县大王村。有一位村民不顾官方的劝阻,私自去了国外旅游,回来后没有及时汇报行踪。然后仅隔了三天就发病了,咬伤了多人。
因为跳马县地处偏僻,等到抓捕人员赶到时,已经有一些被咬伤的村民因为害怕,躲起来了,或者逃跑了。
现在跳马县已经成为了高风险地区。
那里的感染者直实数量,谁也不清楚。
不过从一些迹象推断,那个地区的感染者正在快速增加。
国内的多个主管部门,都是压力山大。
刚才还特意打电话催问我们的研究是否有进展”
杨娣说的第二个爆发点,让李权差点没被吓死。
跳马县不是他的家乡吗
父母都还在老家。
万一父母被丧尸病毒感染者咬伤抓伤,那可是没人能救他们。
“不知道在座的诸位专家,研究是否有了重大进展”
杨娣抬头询问坐在最前排的专家们。